学生处
 首页  文件学习  处室概况  学工动态  学生管理  公寓管理  资助工作  心理健康  征兵工作  资料下载 
最新消息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喜获“陕西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3/05/10      · 关于做好“甘肃积石山县、新疆阿图什市地震灾害”专项临时困难补助的通知    2023/12/20      · 市委召开常委会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宣传思想文化及主题教育和开放型经济发展等工作    2023/11/28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制度 > 正文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六维育人”工程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方案
2018-06-26 10:24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全面贯彻落实“三全育人”要求和“六维育人”工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六维育人”工程,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学生教育服务管理八个方面工作为抓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职业素质等。

二、主要内容和标准

1.政治思想道德素质

拥护党的领导,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素养,争当优秀学生。

2.科学文化素质

认真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积极参加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和创新创业活动,具有较强的计算机、互联网应用能力和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3.身心健康素质

积极参加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对应的课程学习,成绩良好,体育达标,心态理性平和,能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

4.职业素质

具有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专业课程成绩良好,技能大赛成绩合格,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三、途径和方法

通过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式,实施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学生素质教育。

(一)重视理论学习,实施政治育人(组织人事处牵头,宣传部、各党总支落实)

1.加强思政工作队伍理论建设。坚持“党委中心组带头学、总支为主全员学、联系实际做实学、解决问题销号学”的理论引导性学习机制,狠抓全院师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政治教育和理论武装,在《思想道德修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法律基础》等课程中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的理论武装,购买教育部辅导员网络教育课程,在抓好理论学习的同时,定期组织开展院内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选拔优秀辅导员积极参加省级以上辅导员技能大赛。

2.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培育先进、高尚的师德师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充分发挥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重要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学院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构建有效的意识形态载体,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主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并内置于心、外化于行。将学生培养成“有德有才”的社会主义优秀人才。

3.丰富理论学习资源。及时配发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书籍;根据学生思想实际,自编校本教材。利用各种媒体提供多样化的理论学习素材。

4.创新理论学习形式。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要求,组织学生利用早读时间读原著、悟原理,在革命旧址和重要历史事件发生地、纪念地开展“重温经典、感悟历史、触碰心灵”活动,在校园广播站播放学生朗读的理论文章,通过主题报告会、朗诵会、演讲赛等形式深学十九大精神。

5.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学院党委要定期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专题研究讨论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从顶层设计到具体执行都有计划、有落实、有考核积极组建思政工作研究会、学会、协会,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充分发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报》、延安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革命传统教育研究中心等平台的育人功能,开展学术交流,打造名家名师,提升学院思政课程建设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统筹推进课程育人,实施思想育人(教务处牵头、公共教学部和各系具体落实)

1.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施教者的思想。鼓励教职工在职进修学习,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学历、提高业务技能。内培与外训相结合,依托在学院设立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革命传统教育研究中心开展对中共党史、延安精神、梁家河大学问等专题的研究,选派教师外出培训,拓展教师视野,提高教学和创新能力。实施“名师工程”,推荐教师加入省、市思政类、干部教育类、职业教育类的师资库和专家库,定期评选“骨干教师”与“师德标兵”。从知名文化学者和院(系)、处(室)领导中选聘思政教师,增强课程吸引力、助力学生思政工作提升。

2.发挥好思政课程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主渠道作用。学院党委成员、各党总支书记、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要经常深入思政课课堂听课,与师生深入交流,了解课堂教学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分析思政教学课堂现状,研究改进方向,抓好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设计、教案审定、教学过程监控等环节,把好教学关、考核关,指导思政课改进提升;结合“两学一做”教育,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列入教材、引进课堂,对学生进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系统思想教育。推广运用蓝墨云班课等现代云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智慧校园WiFi全覆盖的有利条件,鼓励采用信息化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式教学、社会调查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3.让所有课程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协同育人。建立由思政理论课、人文素质通识课、专业课、社会实践课等构成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使所有课程都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教学和实训过程中植入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在“授人以渔”的同时历练“敏行诚朴”的精神品质;推进由“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改革,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让所有任课教师都挑起“思政担”。

4.完善课程设置管理、课程标准和教案评价制度,加强课堂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和运用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发挥教师在课程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按照国家制定的教材选用管理办法选用教材,按照教育部制定的高校课堂教学管理指导意见,明确课堂教学的纪律要求,保证课程育人效果。

(三)结合高职教育特色,着力加强科研育人(科研处牵头,教务处配合,各系具体落实)

发挥教师和学工人员科研团队的作用,引导激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发明创造与技术改造,培养学生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培育科研创新团队,探索实施高职教育特色的师生科研育人协同机制与项目。

(四)强化行为养成教育,实施实践和行为育人(学生处牵头,教务处、团委配合,各系具体落实)

1.坚持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坚持开展以“诚实守信、用语高雅、礼貌待人、出行文明、紧手弯腰、杜绝浪费、爱护公物、净壁洁面、就餐光盘、健康生活”为内容的“向文明看齐十项行动”,教育学生做到不随意丢弃垃圾、厉行勤俭节约、爱护公物、杜绝“舌尖上的浪费”,使文明之风浸润校园;开展“节能降耗”、“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建设绿色校园,开展以“学法铭心、守纪践行”为主题的系列法纪教育活动,邀请法制专家、现任法官来校做法律报告,组织学生到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安排戒毒所服刑人员到学院现身说法,培养学生遵守校纪校规、敬畏法律法规;完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开展传染病预防、安全应急与急救等专题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师生公共卫生意识和卫生行为习惯。开展文明礼仪训练活动,定期举行礼仪展演,培养学生懂礼节、知礼仪的优秀品质。

2.坚持周一升国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举行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各系学生轮值主持,全院师生共同参加。每周确定一个主题,由轮值系部推荐学生代表进行“国旗下的演讲”。每学期汇编《国旗下的演讲》,配发至所有班级及演讲者本人。

3.坚持天天出早操,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坚持全院学生天天出早操,严格落实“学院领导督导检查,系部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随队跟操,体育老师跟班指导,领操员管理秩序,值周小组和职能部门联合考评”的管理措施,做到班班按时出操、系系整齐划一,让学生在健身运动的同时,接受集体主义和美育教育。

4.坚持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展示学生才情才艺。以创新创业、科技创意、文化艺术为内容,一年举办一届主题科技文化艺术节,鼓励师生自创、自编、自导、自演,为学生搭建“参与就在眼前、参与就有快乐、参与就能提高”的重要平台。

5.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革命旧址场所等,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基地,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学生暑期“三下乡”等传统经典项目,组织实施好“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追寻习近平总书记成长足迹”等新时代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发专门课程,健全课程体系,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类社团。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五)弘扬核心价值观念,深入推进文化育人(教务处牵头,学生处、团委、安全保卫处、士官学院等配合,各系具体落实)

1.用红色文化为学生明志。坚持“延安精神立院,德能并重育人”的办学使命,着力通过“扬帆起航”、“引擎助力”和“梦想远航”等工程对学生进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新生入学时统一安排、集中参观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激发学生扬帆起航;在读期间全方位、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延安精神、革命传统教育,助力学生砥砺奋进;学生毕业前对其进行“不忘初心、永续追梦”教育,使其坚定自信、端正航向,设定目标、矢志不渝,助力梦想成真。

2.用传统文化为学生铸魂。将优秀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开设《剪纸》、《陕北民歌欣赏与学唱》等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学会3至5首陕北民歌,会打安塞腰鼓、会扭陕北大秧歌。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在传统节日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主题教育活动,编排展演一批以革命先驱为原型的舞台剧、以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歌舞音乐、以革命文化为内涵的网络作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省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汉字书写大会、经典美文诵读大赛和汉服礼仪表演等传统文化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等民族传统文化。

3.用校园文化为学生未来筑梦。坚持推进以“延安精神为本、工匠精神为魂、特色文化为根”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常态化举办歌咏比赛、演讲赛、诗歌朗诵赛、师生书画展、田径运动会、冬季越野赛等各类文体活动,加强文化硬件建设和氛围营造,让每栋楼、每条路、每面墙都成为育人场所。

4.用公寓文化提升学生文明生活素养。实施学生公寓服务育人工程,优化校企合作管理服务模式,规范严格公寓管理,完善公寓硬件设施,丰富公寓文化,实行制度上墙。严格公寓服务人员准入,强化服务人员培训,规范服务人员言行,落实公寓日检查评比、周安排、月考评制度。常态化开展公寓文化节,创建文明宿舍,打造“最美宿舍”,弘扬身边好人好事,形成和谐、文明的公寓育人氛围。

5.用企业文化锤炼学生职业素质。深化与行业企业得战略合作关系,设立订单培养班。推行以“整理、整顿、清扫、安全、清洁、素养”为内容的“6S管理”,将优秀企业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并营造具有专业行业特点的企业文化育人氛围,缩短学生到职业人的成长距离。

6.用军营文化为学生绘就人生蓝图。利用开设定向直招士官班的优势,在全院学生中进行国防知识、军事知识、军营文化教育,邀请军旅名人来学院做专题报告,利用新生入学军训、集中进行国防知识教育,让士官班学生担任新生军训教官、给其它专业学生传授军事技能,安排其它专业学生观摩士官班宿舍、体验军事训练项目。以士官班“队伍军事化、宿舍军营化、行动一致化”的管理模式为示范引领,使全体学生接受军营文化的熏陶。

7.用清朗的网络文化涤荡学生心灵。一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提升学院网络硬件配置,丰富网络教育资源,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提高网络舆情的处置能力。二要建立学院网络媒体宣传矩阵。除传统的学院院报、校园广播台等媒体外,全面开通办好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网络媒体传播平台。三要净化网络空间,坚持开展网络文化节,引导学生提升网络文明素养,抵制不良信息、杜绝沉迷网络游戏、拒绝不良网贷,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

8.常态化开展每年一季的法治教育文化节活动。完善安全纪律管理制度,优化应急处置预案,常态化开展安全排查和防范演练,教育引导学生强化法纪意识,及时处理违纪学生,形成“纪律禁区不敢逾越”的威慑。落实“一岗双责”(业务+安全专项),党政同责,失职追责。建立安全信息管理网络,形成安全信息及时掌握、快速应对的局面。开展反传销、反网络信息诈骗等教育活动。

(六)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新推动网络育人(信息中心牵头,学生处、团委配合,各系具体落实)

加强学院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系统建设,与兄弟院校资源互享。强化网络意识,提高用网、管网能力,加强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遵守网络行为规范,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丰富网络内容,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网络育人优秀作品展示”、“网络文明进校园”等网络文化活动,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七)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大力促进心理育人(学生处牵头,教务处配合,各系具体落实)

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育人工程质量,着力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创新开展每年一届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文化节暨陕西高校心理育人宣传季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保健能力;足额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开发相关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确保学生100%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定期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与约谈,做好学生日常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排查;专业化、常态化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工作,向学生提供多元化心理健康服务;管理指导心驿站大学生心理协会开展活动,组建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站,为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搭建学习交流互助平台;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工程,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规范深入实施,注入更广泛资源与力量。

(八)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切实强化管理服务育人(学院所有部门和系、中心履行各自职责,发挥好管理育人作用)

1.深入研究应用现代科学管理理念,修订完善学生教育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育人制度体系,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教育引导学生遵章守纪,自律自强,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2.研究梳理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明确育人职能,在后勤保障服务中,持续开展节粮、节水、节电等节能降耗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建设绿色校园,实施后勤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切实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和服务育人能力。在图书资料服务中,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优化服务空间,注重用户体验,提高馆藏利用率和服务效率,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引导师生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维护信息安全。在医疗卫生服务中,完善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开展传染病预防、安全应急与急救等专题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师生公共卫生意识和卫生行为习惯。在安全保卫服务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提高安保效能。增强供给能力,建设校园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合理需求。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帮助解决学生的合理诉求,在关心、帮助、服务中教育引导学生。认真实施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育人工程。优化校企合作管理服务模式,加强监管,确保公寓管理服务效果最优(学生评价达优秀等次)。完善公寓硬件设施,制度文化上墙,人员管理科学化,日检查评比、周安排、月考评常态化、科学化,问题处理及时。开展文明宿舍创建活动,打造“最美宿舍”,弘扬身边好人事迹,形成和谐、文明的公寓育人氛围。

3.全体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都应树立服务意识,都要以自身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敬业行为履行服务育人职责,通过以学生为本的服务行为、制度和环境来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寓育人于服务中,当好“不上讲台的教师”,实现育人目标。

(九)精准资助帮扶,全面推进资助励志育人(学生处牵头,财务处配合,各系具体落实)

1.“四个精准”落实资助政策,激励成长成才。推行“对象精准、措施精准、管理精准、督导精准”的资助工作法,做好教职工与建档立卡学生结成对子一对一帮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扶志)、学习指导(扶智和扶技)、困难帮扶,密切家校联系。

2.开展感恩励志主题教育。坚持开展“助学·筑梦·铸魂”主题宣传、“资助+自信+感恩”的主题教育月、“泛海助学行动”感恩征文等活动,把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融合进行,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会感恩、勇于担当、增强自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双向励志”激发奋斗精神。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和感恩教育,增强其责任心、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就业本领,树立贫困学生踏实肯干、大胆创业励志成才的典型,为其他同学树立学习的榜样。

(十)强化机制建设,优化组织育人(组织人事处牵头,学工部、团委配合,各系、中心党总支落实)

1.三级党组织联动,引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让“党委强起来、党总支实起来、党支部活起来”为总要求,不断加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级党组织建设,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在全院推行党建“三进”工作法,即学工党支部进公寓,支部在公寓定期开展组织生活,组织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学习政治理论,上微党课、听党员讲微故事,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给学生进行答疑解惑、心理疏导、扶贫帮困;党小组进楼层,在楼宇内组织开展专题讨论、思想交流、公寓秩序维护;党员和积极分子进宿舍,通过同学之间的谈心交朋友、解决思想困惑、督促整理宿舍内务,开展安全纪律教育。办好办活业余党校,每学期开办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重视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业余党校成为青年学生向党组织靠拢的思想大熔炉。

2.配齐建强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强院团委、系团总支力量,夯实班级团支部基础,利用团支部会、团员大会、主题团会、业余团校等组织形式,发挥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做合格共青团员”的要求,组织开展“青年学生学青年习近平”、“不忘初心跟党走,追赶超越当先锋”、“三创(创新创业创优)促成才,建功筑梦想”、“启迪智慧 自信人生”等系列主题活动,进行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为主题的阳光生活健康教育。

3.全力推进自主管理改革。强化院、系学生会“组织学生、服务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的能力建设,着力加强班集体建设,注重日常管理,发挥教育学生、团结学生、组织学生的职能;支持学生社团发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建设,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增强集体观念和凝聚力;建立健全三级“宣传员、信息员、安全员”队伍,及时、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思想动态,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实现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事事自主管、人人参与管、个个受教育,夯实组织育人的基础。

4.建设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发挥好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基层组织的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学生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保障措施

1.制度保障。完善学院制度体系,明确各部门、系、中心的育人职责,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建立学院、家庭和社会教育有机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

2.队伍保障。实施“名师工程”,积极推荐教师加入省、市思政类、干部教育类、职业教育类的师资库和专家库,定期评选“骨干教师”与“师德标兵”。重视从知名文化学者和院(系)、处(室)领导中选聘思政教师,让一批从事组织、党务、干部培训工作的人才加入思政教师队伍行列,成为增强课程吸引力、助力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力量。制定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及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选配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担任辅导员(班主任),配强配优一线学工队伍,并通过各级职业能力大赛和申报省高教工委的学生工作项目、课题等,提升他们职业能力。

3.激励保障。完善教职工评聘和考核机制,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在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育人功能发挥作为首要指标,引导广大教职工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书、管理、服务育人工作上。

4.组织保障。在学院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强工作统筹、决策咨询和评估督导,并预算工作经费,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评价机制。

关闭窗口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Copyright :2017 - 2018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